
“要想在公司扎根下去,就得有一技之长?!闭爬迷诔导浜屯陆涣鳎0颜饩浠肮以谧毂?,俨然一副老师傅的神态。
“老师傅”张利好出生于1989年。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是中车株机公司的“生产标兵”,熟悉各项车轮数控编程操作,并成功辅导数控车工技师8人、高级工5人,先后获得“中国中车技术标兵”“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吸收前沿技术创造出新成果,这是对工匠精神的解释,也是张利好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白天上班,晚上深造
2010年4月,21岁的张利好进入中车株机公司转向架事业部,一直从事车轮加工工作。
早上8点到车间,开设备、预热、检查设备状态,19分钟一个成品,然后反复地检查确认,直到下班。每天两点一线,重复同样的工作,有时也会让张利好觉得无趣。
“我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从来没想过要放弃?!闭爬盟担馐亲约旱难≡?,既然从事这个行业,就不能一直原地踏步。
2017年,张利好决定考技师证。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跟着高级技师学习实践操作,回家还要看书做题。坚持了近两个月,他一次性通过了考试。拿到技师证书的张利好,使命感更强了,做起事来也更有干劲。
2018年5月,中车株机公司建成了一条车轮数字化新生产线,安排张利好和班长配合厂家参与调试。车间人手紧张,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于是,张利好晚上6点到12点在老线上班,白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放弃休息时间,一头扎进新产线的调试工作。
“新线越早调试好,我们的生产效率就能越早提高。”抱着这个信念,张利好攒足了劲,在2018年10月将新产品线调试成功,比原计划提早了2个月。他说,现在新线是智能化生产,只要十多员工就能操作,产量和老线差不多,效率提高了很多。每次看到提高技术的成果,张利好都开心不已。
钻研工艺,勇于创新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十多年来,张利好兢兢业业,没有满足只完成本职工作,而是不断钻研工艺,通过科技创新,让工作更加高效,让产品更加高质。
“一个小失误,会造成不小损失。”2013年,张利好的徒弟加工时出现差错。张利好便暗下决心,要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避免出现同样的差错。
通过对车轮的仔细分析,张利好发现,车轮加工过程中,切屑刃上各个点的前角不同,造成切屑变形大、切削阻力大,易产生节状铁屑而无法及时排出,卡在排屑槽内,导致螺纹尺寸偏大。
张利好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原有麻花钻的左右两边加入分屑槽。改进后,铁屑被一分为二,宽度减小、变形减小、切削阻力减小,排屑顺畅,不仅保证了孔径尺寸,还延长了麻花钻的使用寿命。
现在,张利好由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转向架事业部工位长。身份转变了,但他身上那股攻坚克难的劲儿却并没有变。张利好不仅上班时间围着设备转,业余时间也手不离书,不断充实自己。
“中国中车技术标兵”“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对业务的钻研与创新,为张利好带来了诸多荣誉。
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张利好很谦虚,“虽然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但我更要不断学习,首先在业务、技术方面,我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然后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p>
“打铁还需自身硬?!闭爬盟?,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将永不止步。
责编:唐圆圆
初审:周小影 二审:周小影 终审:周小影
来源:株洲新区客户端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