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一百元约-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400元3小时快餐,真人同城炮约qq群

我爱读“毛著”
2020-10-20 15:58:47          编辑:周媛 | 作者:江鸣          浏览量:5640

也许是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缘由,我爱与毛主席相关连的一切,包括他的像章、影视作品、文物、歌曲特别是著作。


我爱读书,一日不读书,茶饭不相思。在我书柜中收藏的近千本书中,与毛主席有关的书籍几乎占了50%以上,在书柜中摆了一排又一排。一套四本的《毛泽东点评廿四史》占住了书柜最前排的位置,《毛泽东选集》1至4卷摆在书柜的中央。

读“毛著”起缘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既是形势所迫,也是无形中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所需。记得念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就开始养成了读“毛著”的习惯。印象最深的是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等“老三篇”,几乎做到了滚瓜烂熟。《毛泽东选集》1至4卷,读了一遍又一遍,书本上画满了不少的圈圈杠杠和自己读书的感想和体会,而且还记了好几大本日记?!妒导邸贰睹苈邸泛汀度说恼匪枷胧谴幽睦锢吹??》等文选更是多次通读。如果说自己人生中有一点点哲学知识和观点,都得益于毛主席的这三篇著作。

我读“毛著”注重学以致用。青春年少时,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自己在念高中放寒暑假或礼拜天时坚持每日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不论是修河堤还是疏通渠道,或者是插秧收割,都能以实际行动“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认真做好每一个赚工分的出勤日的劳动。

参加工作以后,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也不论人生的道路有多少坎坷,碰到了何种困难,自己始终坚持读有关毛泽东的著作和文章,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找答案,寻方向,指导和促进自己的工作。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在基层乡镇工作,当时,初来乍到,工作压力很大,我真有些不知从何找到突破口。于是,我和党政成员一班人,就根据《矛盾论》中“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事关全局的问题”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农民兄弟对温饱生活需求的差距较大”这一矛盾,集中精力发展乡镇企业,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当时乡、村、组和个体四级企业的发展,使当时的乡镇率先成为株洲县两个“亿元乡”之一,有较地增加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

读“毛著”使我一生受益匪浅。所以,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见到有关毛主席的书,我总会毫不犹豫地买上几本。我爱读书,我更爱读“毛著”,而且这一爱好我“忠贞不渝”!


责编:周媛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