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省科技厅公布了“2019年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资格审查通过人员名单,来自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新材”)的“80后”工科博士丁行武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年轻,可丁博士却已经带领着该企业技术中心的汽车技术研究室团队开始了车辆复合减振产品的研发和理论研究。五年来,他主持或参与申报了2项省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国外专利2项、国内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
产品 | 全球仅2家企业在研发
曾有这样的一则视频在互联网流传,一列以300公里时速飞驰的高铁列车上,一枚硬币在窗台上屹立8分钟不倒,这一“奇?!钡某鱿忠揽康恼鞘贝虏牡募跽窠翟爰际鹾拖喙夭?。随后,该企业的减振降噪技术也延伸到了汽车行业。
2014年,丁行武博士毕业后加入时代新材,开始了轨道列车液体复合衬套和液压锥形弹簧等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问题研究,这些工作将促进轨道列车减振技术的升级换代。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电脑、书柜等办公用具,还有许多数十斤重的金属物件。它们形状各异,丁行武指着这些金属物件说:“这是我们的宝贝,每天研究的就是它。比如,在列车转向架上使用的液压球铰?!?/p>
传统球铰,采用纯橡胶与金属做成,属于金属橡胶件。经过多年研发,丁行武和团队创新了一种液体和橡胶复合的方式,用金属、橡胶和液体以耦合减振的方式来提升球铰性能,“因为有了液体,它随着列车的运动有了自适应的变刚度。它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而且用这个技术做的零部件,在特定工况下能够减小铁轨和车轮之间的作用力,从而有利于降低磨耗和节省后续维护成本。”同样的技术在汽车乘用车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丁行武例举道:“在汽车底盘上有许多金属对金属的地方,时代新材研发出类似橡胶和液体复合减振件来柔性连接它们,能消减汽车振动使汽车能消减振动。当汽车驶过坑坑洼洼的地方,人坐着却很平稳,不会颠簸,舒适度提升了,就是这些零部件发挥了作用?!?/p>
丁行武说,这类产品在轨道交通领域属于未来产品,目前,全球仅有两家企业在研发,而时代新材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参与研发的这类产品已经在装车试验,离面世推广的时间又近了一步。
科研 | 与公式打交道并不枯燥
研发新产品,虽然没有固定的“工期”倒逼,却始终有根弦悬在自己的头顶。丁行武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于新的产品,只有‘快’才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稍微松懈,对手就会迎头赶上,一旦如此,将前功尽弃?!彼?,时代新材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技术研发人员都有着这样的急迫感和使命感。
面对压力,就连做梦也会想着研发的事,“梦中都在想我这个产品的结构是否合理,液压腔放左边、还是右侧,里面还是外面……”他笑着告诉记者,即使如此焦虑,作为技术人员,也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去计算、总结、实验。
虽然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和数据与公式打交道,“样件实验和产品产品装车,它的数据反映了规律,那么我要做的是为这样的规律找到理论支撑,这样的过程并不枯燥,而是一步步接近真理的过程?!痹谒蠢?,科研人员没有灰色地带,对于实验和数据不存在“有可能”等模糊的概念。
任何一个数据、结构、模型,都要清楚它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做到来龙去脉清清白白。
这种严格的工作要求也影响了丁行武的工作风格。严谨、喜欢思考、善于总结经验,成了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暗玫降氖?,做过的实验,反应的规律,全部做成表格,通过时间表来体现,那么,每一个困扰我的难题,每一次突破将非常线性和系统地展示给自己。为了高效,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丁行武笑着说。
责编:唐圆圆
初审:周小影 二审:周小影 终审:周小影
来源:株洲新区客户端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