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一百元约-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400元3小时快餐,真人同城炮约qq群

株洲日报头版丨尽锐出战 向险而行——天元区医疗战线600余名“白衣战士”坚守抗疫最前沿
2021-08-08 10:18:26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 编辑:张弥郁 | 作者:谭昕吾 施艳林          浏览量:11328

时隔一年半,疫情再次以不可预想的方式侵袭株洲。德尔塔病毒比以往更迅速,一切战“疫”行动,都要与时间赛跑。

天元区卫健系统全员上阵,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用汗与泪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坚决守护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疗战线迅速集结,与病毒抢时间

7月底,号角再次吹响,流调专家、医护人员、后勤保障……天元区卫健系统100余名党员、500多名医务人员人应声集结。

第一棒,流调溯源的时间赛开始了,夜幕下的天元区疾控中心办公室灯火通明。该区优秀共产党员李玉圆又是几日没回家了,这对经历过2020年疫情战斗的他来说,并不陌生。

作为流调“侦察兵”,电话就是他的武器,抽丝剥茧地询问与梳理是他的作战策略。他的作战目标就是争分夺秒寻找一切有可能感染的蛛丝马迹,摸排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感染来源,以及传播方式和可能的感染者。

“只有尽可能排查出所有的密接者,界定存在感染风险的密接者,才能赢得时间,尽早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崩钣裨菜?。

“确诊病例移动范围大,流调力量要加大、要抢时间,全员上!”株洲高新区(天元区)防疫指挥中心里,该区主要领导干部一线调度、靠前指挥,成为医疗战线的“指向灯”。流调溯源、防疫物资储备、核酸检测、集中医学观察点布点……天元战“疫”的作战图迅速铺开。区卫健系统作为抗疫“主心骨”,站到了抗疫队伍第一排。

烈日下,“白衣战士”是最坚毅与最可爱的人

盛夏,成为战“疫”头号难题,防护服里还穿着白大褂和夏装,可负责核酸检测的医护们还要穿着它在烈日下或夜幕中进行咽拭子采集。

7月31日,栗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魏文露由于在烈日下采样,热到中暑,头晕,手也无力抬起?!拔彝侣砩咸姘?,把我扶到一边阴凉处,喝了藿香正气水,又慢慢喝了一整瓶水,才缓过来?!蔽何穆端?。

泰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曼,8月1日刚刚完成建宁实验中学核酸检测点的采样任务,8月2日一早,便直接进驻园区企业,为企业员工开展核酸咽拭子采样……

刚刚过去的一周,株洲市民认定了他们心中最坚毅与最可爱的人——身披白色战袍的医护人员。“几乎每个人的护目镜都被雾气笼罩,雾蒙蒙的?!崩盥?,防护服里,汗水顺着发髻、脸颊往下流,一眨眼、一张嘴,就是咸咸的汗味。

7月29日以来,天元区派往核酸检测一线的采集人员达2100余人次。他们中,有来自区卫健系统的基层社区医护人员,辖区内民营医院、口腔诊所的医护志愿者,也有来自市级医疗机构中心医院、伤科医院的医护团队,还有衡阳、醴陵、炎陵等地的驰援者。八方支援加入防疫战线,助力天元区核酸检测工作有序推进。他们累计完成519501人次的核酸检测采样。

集中医学观察点里筑起抗疫“铜墙铁壁”

8月5日,天元区卫健执法大队队长曾明浩已3天不曾合眼。“去年疫情期间,我们筹备布置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时间是24小时以上,但这次由于德尔塔病毒更凶猛,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筹备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内。”曾明浩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地告诉记者。

这意味着,8小时里,他和同事要完成医学观察点的选址、勘查、转移酒店现有住客,以及防疫物资调配、医护人员安排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作为前期工作的指挥者与协调员,时间紧、任务重、抢时间和标准化,是绷在曾明浩脑中的几根弦。

和曾明浩一样,3天不曾合眼的,还有雷打石镇卫生院院长罗庆辉?!袄哿司涂恳懔秃炫6ヒ换岫!彼?。

8月2日以来,罗庆辉带领着卫生院10名医护人员进驻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负责该区部分密接人员的管控工作。

该院护士长陶银花刚刚度过40岁生日,因为负责医学观察点工作,她无法回家,只能通过手机与家人一起“云庆生”??醋攀悠档乃屯露悸湎吕崂?。

无法回家,只因肩负着重任。

疫情发生以来,天元区200余名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奔赴集中医学观察点,舍小我、为大家,向险而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坚决守护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为市民们心中最耀眼的那道光。

责编:张弥郁

初审:张弥郁   二审:唐剑华   终审:夏义凤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