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山书院位于湘乡市涟水之滨,建于1890年,由湘军将领刘锦棠带头捐建,1895年正式开班授课,始名“东山精舍”,1900年更名为“东山书院”,1905年改名为“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
?这所新式学校教授西方的新学,教育方法也很激进,不太注重四书五经。一百余年来,学校秉持“公诚勤俭”之校训。从这里走出了毛泽东、陈赓、谭政等革命前辈,及著名国际诗人萧三等一批青年才俊。
书院院门上方挂着毛泽东亲自题写的“东山学?!焙焐曝遥淇钊掌谑?958年9月10日。院内,有一个圆形的湖泊。沿湖边小路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块粉红色的石头,上面刻着毛泽东少年时作的一首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通过十米左右的石板桥,就来到东山书院正屋,院前的草坪上有一口古老的铜钟和一些早先的训练器材,大门两边有不少的古树名木。书院门额为汉白玉石,上书“东山书院”四字,为清代书法家黄自元所书。书院正厅三进,东西各五斋。书院大门连着天井,然后是一个大厅,里面立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这儿是学校举行重大活动仪式的地方。正厅左廊墙上有知县陈吴萃所撰《东山书院记》??鬃酉窳脚缘那缴咸糯诱飧鲅3隼吹拿苏掌?/p>
书院正堂右边为西斋,是学生寝室和自修的地方。毛泽东住的房是西四斋一楼第一间,寝室里有毛泽东用过的物品,一张床、一个洗脸架、一只水桶,床上挂着灰色的夏布蚊帐,一床蓝色的土布被子。
左边为东斋,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在毛泽东读书时的班级——戊班,我们看到了毛泽东曾经坐过的座位。当年毛泽东和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仿佛还在空中回响。
在这里,毛泽东学习了数学、历史、地理和西方科学技术方面的信息,读了影响他后来发展的刊物:《世界英雄豪杰传》,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还有一本是讲康有为1898年发起的流了产的“戊戌变法”。不到一年时间的学习,让他开拓了视野,明确了方向,随后奔向了视野更加开阔的长沙。
从书院出来,我们参观了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展厅分为五部分:伟人励志、向往东山、求学东山、情系东山以及光照东山。该展厅有图片和实物,有毛泽东当年求学时的记录和他用过的学习书本笔记本,有毛泽东送给谭世瑛的皮箱。这些文物都十分珍贵。
陈列馆引人注目的是正厅中央少年毛泽东汉白玉雕像:少年毛泽东,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身穿对襟粗布衫,左手拿着书本,右手向前摆,脚穿布鞋,步履坚定,脚下前方是一块块石板,上面写着“湘乡驻省中学”“省立第一师范”“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一步步踏入世界舞台中央。
责编:周媛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