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7月1日,当总支书记领着我宣读入党誓词时,我很激动,也很骄傲:终于与父亲一样拥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了。今后,我将以父亲为榜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在日常生活中勤恳担当,乐于奉献。
?从小见识了在乡、镇政府工作的父亲与在家作田弄土的伯、叔处理事情的方法、思想观念、境界完全不同。如村子里的红白喜事、邻里之间的纠纷、别人家的琐细争吵……伯、叔是事不关已、不闻不问。我父亲只要在家则会不怕矛盾、不怕麻烦,主动“冲锋陷阵”,帮忙主事、处理纠纷、写文书等,还经常因为这些得罪人。母亲常常抱怨父亲“管些空闲事”费时费力不讨好,父亲则会说:“我是共产党员,理应帮帮大家。”
我成长过程中,多次听伯、叔说父亲是个“不孝子”,但从父亲那么照顾兄弟姐妹、爱护孩子们来看,不可能啊。原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奶奶去世时,父亲身为共产党员、国家干部提倡“薄葬”,强烈反对伯伯提出的“老人子孙满堂,应热热闹闹敲敲打打七天七夜为她送行”。
大概七八岁左右有一天,我与一帮小朋友钻进农科所的西瓜地里偷瓜吃,被所长逮到了。当我们一一报上父母名字时,所长盯着我说:你是共产党员的女儿,今天是第一次逮了你,就不追究了。如果还有下次,那就叫你父亲来领人?!贝幽鞘逼?,我知道了不能给父亲脸上抹黑,也是从那时起许下了愿望:将来要成长为像父亲那样的人。
有方向,有精神,就有动力。在校做学生时,我遵规守纪,谦虚谨慎,努力向上,力所能及为老师分忧、为同学解难。1994年8月,被分配至区里最偏远的乡镇中学,我没有丁点怨言。相反,我完全相信“越偏远,越贫穷,会越有作为”。工作中,我主动挑重担,竭尽全能把工作做好,始终有大局意识,有为学生、为同事、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在那工作的最初四年,我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兼任学校的团支部书记。清早我组织学生们跑步、做操;白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晚上带领学生自习;双休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团支部活动。
付出终有回报。学校团支部获得了镇、县团委的肯定。我还代表基层团支部负责人在区团代会上作过典型发言。几年后,我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入党后,我更加积极地投身工作中?!胺銎堵飞厦挥信怨壅摺薄?016年,我被安排去村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扶的对象是个年过花甲、有冠心病、独居的肖娭毑。肖娭毑很好强,愿意凭劳动脱贫。于是我建议她承包下她家门口那一小片多年未打理的茶叶树。经她同意后,我与村委会、组长多次沟通后得到许可,然后建议、督促组上安排人清理灌木杂草,修剪枝叶,施肥……一年后,这片茶叶树整整齐齐、郁郁葱葱。
近5年的走访、帮扶,如今肖娭毑电话里的一声“闺女”是对我工作、思想、行动的最大肯定吧。
“我是一个有组织的人,我是一名国家干部?!币郧?,父亲无数次如是说。现在,我也无数次提醒自己:“我是一个有组织的人,我是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币谏缁崆靶械穆さ缆飞献鲋蚧?,发微光,不辜负父亲,不辜负周围所有人,不辜负自己短暂却有意义的人生。
责编:周媛
终审:夏义凤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