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涉江》开篇,是他对个人服饰的描写: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屈原说他从小就爱穿戴奇美服饰,到老了依然热情不减。用白话文还原屈原的奇服,大致是这样:手携五彩缤纷、光耀夺目的长剑,头戴高耸入云的帽冠,身披月光般皎洁的斗篷,腰缀晶莹剔透的宝玉?;乖幌缕娣难丈?,应是银白衣冠,加五彩宝剑、绿玉佩饰。银装彩饰,现今看来,仍是青春色彩,会为众多少男少女所青睐。
屈原在《楚辞》中也写到这种服饰,“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意思是把我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把我耀眼的佩剑铸得长而又长。这与《涉江》中的奇服格调一致。结合他所处时代楚国男子穿衣戴帽的特点,屈原的奇服虽有夸张,但描摹的就是楚装的模样,戴高帽、佩长剑、缀宝玉,准确地说是楚国贵族男子衣饰的标配。
屈原好奇服,通常的解释,奇服喻指他品质高洁和志向远大,他以外在的修饰衬托内心的纯美高尚。
笔者觉是除此之处,屈原好奇服,还有几个原因。
其一,奇服表露屈原作为一个诗人的浪漫情怀。屈原的奇服上升到神话的奇美境界,他的绮丽想象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白。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闭庑├寺南胂螅伎梢钥吹角绲挠白?。
其二,奇服折射屈原始终有一颗年轻的心。一般人到老了,他的着装选择与年轻人有较大的区别,但屈原至老仍喜好青春派的衣饰,既说明他心理年轻,也说明他对青春年华的珍爱,这使老年的屈原在诗歌创作上依然保留着年轻人的热烈。
其三,奇服象征屈原的美政理想。诗言志,屈原终生在追求他的志向。他把报效君王和国家,比喻成是一位君子对美人的爱恋与奉献。屈原的“美政”,是君王开明,知贤善用,屈原奇服包含着浓厚的“美政”愿景,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一直为之求索不辍。然而,当得知楚国灭亡,他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后,他以投江这一悲壮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责编:周媛
初审:周媛 二审:唐?;?nbsp; 终审:王珈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