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建设是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也是一项非常复杂、极其专业的系统工程。株洲高新区在去年以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推动项目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对构建项目服务体系从未停下尝试和探索的脚步。
在项目服务上做“加法”。按照“一个项目、一名专员负责到底,一个项目、一图统筹时间节点推进,一个项目、一套资料规范报建归档”的原则,提供从项目签约到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贴身服务,对企业注册、立项、环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促建流程。构建“线上+线下”双向融合的项目建设服务模式,针对审批事项所需材料、要件等,主动告知项目方,让企业提前着手准备资料,同时变“被动坐等”为“主动上门”,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揽件、帮办代办等服务方式,解决企业跨层级办事业务流程不清、跨部门沟通不畅、跨时段服务延时等问题,让企业足不出户享受全天候响应服务。
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全面梳理各职能部门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事项,将同一部门实施的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个审批事项;推行审批服务事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模式,在核心要件齐全的情况下,优先予以审查或提前进入下一审批环节;并联推进对土地要素保障、技术审查和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具体节点统一办理审查备案。大幅削减重复和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制定“一张表单”示范文本,打通部门信息壁垒,不同审批部门共享材料,前置环节审批结果全程共享,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
在运行体系上做“乘法”。以高新区改革为契机,成立去行政化、去审批权的株洲高新区项目服务局,由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项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授权,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全区项目建设全过程,调度全区20余个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土地、资金、审批、配套等要素保障,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的乘法效应。自主设计研发项目服务管理平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筹全区项目建设情况的信息系统,在实现“一图统揽空间规划、一图统管项目流程、一图统筹流程进度、一图告之审批”要求的基础上,发挥平台信息共享、数据分析、预警提示功能,与各职能部门共享全区项目基本情况,为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对临期、超时审批事项推送预警信息,让平台在不断使用和运行中更加务实高效管用。
在解决问题上做“除法”。建立问题交办和会商机制,通过企业反映、领导交办、工作人员日常收集以及系统预警等渠道全面收集问题,并将问题分为项目服务专员协调类、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商协调类、提请分管区领导专题调度协调类、提请区主要领导部署类以及提请市级层面协调类5类,实行“销号制”管理,一般性问题由项目服务专员现场协调解决,急难型、复杂型、历史遗留型等问题按照难度和职责权限,由项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召开项目服务调度会予以交办或提级解决,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
自推进项目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以来,株洲高新区已形成各部门履职尽责、通力协作的良好局面,推动项目建设各环节顺畅衔接、高效运转,以项目建设跑出的“加速度”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截至2024年5月份,项目服务局为182个项目提供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贴身服务,完成项目开工75个、竣工80个,其中购地自建项目开工42个、竣工45个,荣获企业锦旗感谢累计32面。
责编:易亚利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